未名题集-第二期

来自astro-init

本期主题:情人节

有关情人节,最有名的说法是3世纪,罗马帝国皇帝克劳狄二世为了充实兵力解决帝国的危机,下令所有单身男性罗马公民从军,不许结婚。圣瓦伦廷不理禁令,秘密替人证婚,结果被士兵逮捕,于269年2月14日被处死;为纪念瓦伦廷的勇敢精神,人们将每年2月14日定为纪念日 “St.Valentine's day"即“情人节”。 不过很遗憾,这只是个故事罢了2025.2.14

命题&解析:星空下的硝酸银

前两题的解析已于2025.3.3发布。

查看更多

难解难分的两颗星

使用一架小黑进行观测(D=150mm),在太阳系哪些行星上无法区分开地球和月球?

点击展开
相关题目:2016年CNAO选拔赛第4题-马门溪龙看到的恒星

望远镜的角分辨率为$$\theta=\frac{1.22\lambda}{D}$$, 取可见光中心波长550nm,可得角分辨率约$$4.47\times 10^{-6} rad \approx 0.92 arcsec$$

月球的轨道半长径为$$3.8\times 10^{5} km$$,不考虑轨道偏心率的情况下,这就是地月最大距离。那么当地月之间角距离约为$$0.92 arcsec $$的时候,距离最大可为$$8.5\times10^{10}km\approx 570 AU$$,远大于海王星的轨道半长径30AU。因此不考虑地月的亮度差异的情况下,太阳系的行星上都可以区分

但是考虑到地月的亮度的情况下,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的1/4,反射率约为地球的1/3,地月的亮度比约为$$ \frac{L_{地}}{L_{月}}=\frac{p_{地} r_{地}^2}{p_{月} r_{月}^2} \approx 48 $$, 由此观测到地月的星等差为$$ m_地-m_月=-2.5log_{10}(\frac{L_{地}}{L_{月}})\approx -4 $$

人眼的瞳孔直径约为6mm,极限星等约为6等,这两个数据是常识。而根据星等公式可以推得极限星等公式$$m_{lim}=6+5log_{10}(\frac{D}{6mm})$$, 可知小黑的极限星等大概13等。这个公式是常识。

地球的绝对星等约为-4。太阳系内小天体的极限星等的定义,这也是常识。不过一般比赛会给绝对星等的数据,不知道的话还是要根据公式去计算的咯。至于公式是什么,在知道定义的情况下可以推导。 根据距离模数可以很容易的算出当月球约为13等的时候,此时观测距离约为400AU。因此即使考虑地月的亮度差异的情况下,太阳系的行星上都可以区分


见不得爱情故事

在地球上什么位置,可以让牛郎织女的一颗永不升,另一颗永不落

点击展开
相关题目:2015年CNAO决赛第17题-霍去病倒看北斗,某个远古IOAA题
  由一般会提供的常数表以及你应该知道的常识可得牛郎星赤纬:+8.87°,织女星赤纬:+38.78°。本题只需要找到一个纬度,使其恒显圈和恒隐圈各包括一颗星。如果你不清楚恒显圈和恒隐圈的定义,你应当立刻阅读这篇文章

如果需要牛郎星永不升,需要在南纬81.13°以南,永不落则是北纬81.13°以北。而织女星永不升则是南纬51.22°以南,永不落则是北纬51.22°以北。是的,如果观测者静止不动的话,你不可能找到这么一个纬度符合条件。

但题目里没说观测者不能运动哦~

但是如果观测者动起来呢
这里只讨论一个情况,即观测者自东向西在地球上运动。我们假定这位不差钱的观测者决定在客机上以不多余1000km/h的速度自东向西飞行。顺便一提,1000km/h大约是53度左右的纬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。那么很棒,在这个纬度飞行,织女星要么不升,要么不落。那么只要起飞的时候牛郎星和织女星情况相反就行了,毕竟往极地去的话,速度只会更低,不过要是牛郎干脆也一起不升或者不落就不合适了。

但是开车做不到。在81度左右的时候,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还有大约250km/h,超速的罚单还是会有的。


维纳斯的月亮

在遥远的将来,在对金星进行过于彻底的环境改造(包括自转)后,人类可以移居金星。但金星的居民也希望可以拥有月亮,于是他们发射了一个卫星,以满足:

1.人造月球公转周期为30个地球日

2.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欣赏日全食(你可以假设食分是1.000)

3.人造月球满月时的亮度要和地球的满月一样

那么卫星的直径、轨道半径、反射率是多少?地球上使用小黑的观测者能区分开“月亮”和金星么。

两颗彗星

有两颗彗星,一颗接一颗严格按着相同的轨道运行。假设彗星的轨道周期恰好是7年;在远日点(差不多是5au)的时候,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而言,两颗彗星恰好冲日,不过在此时,两颗彗星离得很近,以至于裸眼看来它们是一个光点。那么在它们过近日点的时候,两颗彗星彼此分开的最大角距离是多少? 假如将两颗彗星保持近日点时的间距移到柯伊伯带,不考虑亮度,要多大口径的望远镜才有可能分辨出这两颗彗星?